>> 专 题 讲 座
  >>各国的发病率>> 卫生常识>>          
三、卫生常识 


  微量元素对机体影响

微量元素

对机体的影响

  成人体内含铁4.26.1g,在血液中与卟啉和蛋白质结合形成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缺铁时血红蛋白减少,显示贫血,易疲劳,影响输氧功能。还可使肌肉中某些酶的水平降低,还可引起腹泻,多铁引起呕吐,胃肠出血。

  参与甲状腺素合成,甲状腺素分泌少致单纯性甲状腺肿。

  环境缺氟时,龋齿发病率升高,适量摄入预防龋齿,有益儿童发育,预防老年人骨质变脆。过高可影响酶系统功能,破坏钙磷代谢,引起斑釉齿和氟骨症。

  存在于肌肉中,组成铜蛋白,是细胞色素氧化酶和其他氧化酶的必需成份。缺铜可出现贫血,婴儿缺铜有腹泻,MenKs卷发综合症。过量可引起低血压,吐血,黄疸,肝小叶中心坏死,心血管病死亡率增高。

  维生素B12和一些酶的组成部分,缺时引起食欲不振,皮肤粗糙,贫血,过多产生红细胞增多症。

  18种含锌的酶,还有14种酶需要锌激活,在组织呼吸,蛋白质合成,核酸代谢起重要作用,儿童长期缺锌可致生长发育迟缓。

  转氨酶和辅氨酸肽酶的成份,是多种酶的激活剂;与性激素合成有关,与钙磷代谢有关。缺锰可致骨骼畸形,性腺功能失调,摄入过多,导致运动失调,易激动等神经系统损害。

  黄嘌呤氧化酶和醛酸酶成份,对铜代谢影响较大,我国克山病及食道癌、肝癌高发区,环境和人体都相对缺钼。

  谷胱甘肽氧化酶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辅酶Q及辅酶A合成,保护心肌,促进免疫球蛋白生成,硒能预防多种癌症,但过多有害无益,甚至诱发癌症。

  参与骨骼及牙齿的形成,减少血中磷脂和胆固醇的合成。


(二)、多吃蔬菜好处多:

  蔬菜瓜果是人体必需的三种物质(维生素、无机盐和纤维素)的主要来源。维生素是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及维持生理机能所必需的物质,多种维生素人体内不能合成,故必须由饮食摄入;无机盐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纤维素虽然不能供给机体营养,但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糖尿病的作用:(1)能降低血胆固醇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2)有稀释大便中致癌物质,并可促进肠蠕动和加速排便,减少致癌物质的停留时间而有效的预防大肠癌。(3)营养学界实验证明纤维素有明显的降低血糖的作用,从而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因此,纤维素也是维护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物质。蔬菜瓜果除供给人体多种营养素外,还可以治疗一些疾病,如元葱、芹菜有解毒和促进体内毒素排泄的作用,马铃薯有抑制胃酸过多和促进胃溃疡愈合的作用。

(三)、烟酒与白癜风有何关联

  烟酒可导致许多疾病发生,世界卫生组织(WHO)日前公布人类十大健康杀手,其中吸烟每年导致290万人死亡,饮酒导致180万人死亡,并且还以较快的速度逐年增高。
据研究证明,烟草中含有多种有害化学物质,主要有尼古丁、焦油、多种环芳烃、一氧化碳及多种重金属(镉、镍、铅、砷等)。对人体多系统、多脏器均有较强的毒性,使血氧含量下降,降低免疫力,引起癌变等。尼古丁可使末稍小动脉痉挛 → 血流受阻 → 微循环功能障碍 → 组织细胞缺血缺氧 → 加重黑色素细胞损伤。
饮酒能造成微循环功能障碍 → 致未稍小静脉扩张瘀血 → 血液瘀积 → 回流障碍 → 组织细胞缺血缺氧 → 加重黑素细胞损伤。过量饮酒也可导致人体多脏器损伤,如酒精性肝硬化、心血管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伤等。

(四)、养成健康的膳食习惯

  一般来讲,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四大类:生物遗传学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和服务因素。其中以生活方式因素对营养结局的影响较大。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膳食、生活行为和习惯,这些饮食行为和习惯会给个人、群体乃至社会的营养结局—健康状况带来直接或间接的有益或有害的影响。像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肝胆疾病、各种恶性肿瘤等许多慢性病发病率的迅速增加和营养与食品卫生问题的出现,都与人们的不良膳食习惯密切相关,如经常过多的食用脂肪、糖、蛋白质、快餐方便食品、含盐人工制品、酒精制品、煎炸熏烤食品、变质或被污染的食物等;在膳食中缺乏维生素及营养素和微量元素、缺乏新鲜蔬菜和水果;有偏食挑食、吃饭不规律、暴饮暴食、爱吃过冷或过热食物、吃饭狼吞虎咽、嗜烟酒等都属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因此建立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应是新世纪保持健康的一个重要主题。 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1997年中国营养学会颁布的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是根据现代营养科学知识以及我国人民近四十多年来食物消费、营养状况、疾病的变化和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估计而制定的。它是科学的、可行的、合理的膳食原则,是我国人民在新的世纪科学合理选择有利于健康的膳食的依据。它的颁布,将在提高我国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健康水平及人口素质,保证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共包括有8条: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辽宁求实白癜风研究所 原81301医院

电话:0419-2304487 0419-2304766 传真:0419-2304766   

通讯地址:辽宁求实白癜风研究所 辽阳市胜利路1段2号 辽阳市双联医院 刘永学(收))邮政编码:111000

网址:www.cn81301.com 电子邮箱:yongxueliu@163.com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辽ICP备05008063号